更新时间:
福州4月30日电 (记者 石睿)2025年,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第十年。十年间,数字技术从实验室走进“寻常百姓家”;数据要素成为数字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涌现一大批“独角兽”企业,DeepSeek等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6万平方米的展馆内,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个汽车品牌、600余款最新车型同台亮相;豪华品牌阵容强大,新能源车参展比例再创新高;数十款近期上市的最新车型重磅亮相。
第四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账款支付保障工作,预防和清理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强化预算管理,政府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加强对拖欠账款处置工作的统筹指导,对有争议的鼓励各方协商解决,对存在重大分歧的组织协商、调解。协商、调解应当发挥工商业联合会、律师协会等组织的作用。
民营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及其活动准则,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的规定。
从北京到上海,从集体学习到实地调研。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
5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预付式消费司法解释正式实施。司法解释规定,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等“霸王条款”应依法认定无效。 预付式消费,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先交钱、后消费”的消费模式,比如在健身房、教育培训机构、美容美发等店铺充值办卡等等,不过,享受优惠便捷的同时,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屡见不鲜!对于预付式消费的“痛点”,司法解释有何新规?消费者又该如何借助司法力量保护自己的权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