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创新。截至今年1月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占比由62.4%扩大至92%以上。今年以来,民企的科技创新成果更是不断涌现,从生成式AI到智能机器人,再到民用航空、量子信息等多个领域惊喜不断,精彩纷呈。
凭借着精湛的技艺、敢于创新的精神,庞淇文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工匠”等荣誉称号。
膜技术平台:联合东华大学研发“生物基无氟防水透湿膜”,采用可再生生物基原料,攻克防水透湿与环保性能协同难题,并在此基础上,以消费者为中心,研发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膜技术矩阵,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其中一款装备是中联重科专为大型露天煤矿打造的矿用挖掘机百吨级主力产品之一,斗容大、油耗低、操控精准、装车效率高、驾驶舒适,在新疆、内蒙古等地以出色表现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组委会执行单位项目负责人张飚表示。
脚下的竹筏随着波涛震颤,炮弹掀起的硝烟在VR眼镜中翻涌,会议桌上的煤油灯影映出抉择的轮廓……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红色文化数字化项目——遵义会议红色文化VR展《转折·从头越》,将于5月1日在贵州省遵义市遵义会议纪念馆正式开展。
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到“智慧工匠”选树时,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程鹏也讲到,要注重从“选人”转向“造生态”,以创新工作室、跨领域协作平台、政策资源协同等举措,构建“人才—产业—城市”共生共荣的生态圈,既为人才提供扎根土壤,又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实现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