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的基本原则。重点: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
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重点:民事行为能力的三阶区分及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胎儿民事权利能力拟制规则;死者的人格利益保护。
3.监护制度。重点:监护的设立;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及其违反的法律后果;监护资格的撤销与恢复。
4.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重点:宣告失踪的前提条件与法律后果;宣告死亡的前提条件、死亡日期的确定、法律后果、撤销的法律后果。
5.法人与非法人组织。重点: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归属;设立中法人的责任承担;非法人组织的民事责任承担。
6.民事法律行为。重点: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须审批的民事法律行为。
7.代理。重点:代理权滥用(自己代理、双方代理);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效果;职务代理。
8.诉讼时效。重点:诉讼时效规则的适用范围;诉讼时效的特殊起算规则;诉讼时效的中断事由;诉讼时效的中止事由;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效果。
9.物权的变动。重点:物权变动区分原则;不动产登记(登记的效力、预告登记、异议登记、更正登记);动产交付(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占有改定);无须公示即可发生物权变动的情形。
9.物权的变动。重点:物权变动区分原则;不动产登记(登记的效力、预告登记、异议登记、更正登记);动产交付(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占有改定);无须公示即可发生物权变动的情形。
10.物权的保护。重点:原物返还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害请求权。
11.所有权的取得方式。重点:善意取得;拾得遗失物;孳息的归属。
12.共有。重点:共有类型的判断;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共有物的分割。
13.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与物业服务合同。重点:业主的概念与权利义务;业主共有部分;业主的成员权;物业服务合同的订立与解除。
14.土地承包经营权。重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方式与流转;土地经营权的设立与流转。
1.法的作用。重点:结合具体案例,对法的不同规范作用(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做出区分;与法的价值联系起来,进行理论考查。
2.法的价值。重点:准确理解自由的限度;证成法限制人的自由的原则;和法的作用联系,进行理论考查;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
“18 小法:民法(含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法理学、法制史、宪法、商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理论和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法律文书,新增:环境资源法,劳动社会保障法,知识 产权法”
时间备考周期长:1 年,一般从当年 12 月至下一年考试,春节前学刑法、民法打好基础,春节后开始正式备考。每天 3-4 小时,周末 7-8 小时,全年备考>1600 小时,做题量按每天 40-50 个算,14000+.
时间备考周期适中(大部分考生选择):7 个月,从 3 月至考试。全年备考>1000 小时,做题量>10000 个。
时间备考周期短(有基础突击型考生选择):4 个月,从 6 月至考试。全年备考>650 小时,
9天。
民事诉讼法属于考试分值比较高,一般会结合案例进行考查。但民事诉讼法的得分相对比较容易,考生如果通过认真的复习和准备,拿下90%左右的分数问题不大,故这一学科的特点有二:一是分值较高,二是得分较易。所以建议学员不放弃每一个考点。
民法是法律之王,更是司法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一般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深入学习。诉讼法是次重要的,主要是规则性的程序,比如一些时间,都是硬性规定,所以放在最后一个月突击就可以。
必背内容
1、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3、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4、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5、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6、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建议:
1、根据报考类别潜心研究历年试题,掌握命题规律和高频考点,并进行系统复习。
2、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对重要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
3、注重平时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