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是指多大年龄,我国晚婚晚育标准

   2023-03-21 https://www.dalvwang.com/爱发布1150
核心提示: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花式催婚”的搞笑视频,虽然很多是剧本摆拍的。但在“晚婚”“催婚”这个事上,很多人的生活变成了“恐怖片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花式催婚”的搞笑视频,虽然很多是剧本摆拍的。但在“晚婚”“催婚”这个事上,很多人的生活变成了“恐怖片”,很多父母也被逼成了“段子手”。

cript>晚婚晚育是指多大年龄,我国晚婚晚育标准cript>晚婚晚育是指多大年龄,我国晚婚晚育标准

“晚婚”是一个许多适龄男女避之不及而又常常被提起的词语。在谈论“晚婚”时,首先应该弄清楚,到底有没有所谓“晚婚”的界定?

cript>晚婚晚育是指多大年龄,我国晚婚晚育标准cript>晚婚晚育是指多大年龄,我国晚婚晚育标准

从现行法律标准看,没有“晚婚”的概念: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中,并没有晚婚的标准和提法,而原有的《婚姻法》同时废止。也就是说,在我国现有的民法体系标准中,没有“晚婚”概念。而通常意义上,大家认为的“晚婚”,来自于1982年定下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即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而后,男性25岁周岁、女性23周岁后初婚可享受延长婚假、生育假奖励或福利待遇等,现在已经废止。

因此,“晚婚”概念和年龄界定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晚婚”只是一种来自社会和个人的主观认识。那么现实中所谓的“晚婚”,到底“晚”在哪里呢?

2021年春晚小品《每逢佳节被催婚》引发热议。同时在各大短视频、流媒体平台上,“催婚”“相亲”等话题持续引爆热点关注。

年轻人回家过节“谈婚色变”,与家里老人逢年过节“催婚”“配对”形成强烈冲突。而在传统父母眼中,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就该准备结婚是关爱的表现;身边亲戚朋友小孩结婚了、某某同学的孩子都打酱油了、年龄不小了、某某正好合适等等则是催婚的有力说辞;不带男朋友就不准进家门等等,则是催婚的强力表态。可以说,父母、亲戚为了年轻人的结婚问题操碎了心。

cript>晚婚晚育是指多大年龄,我国晚婚晚育标准cript>晚婚晚育是指多大年龄,我国晚婚晚育标准

实际上,父母怕孩子“晚婚”,主要还是基于:①怕孩子一个人孤单,没人照顾;②怕孩子左挑右选,错过合适的;③怕自己年龄大了,晚了就帮忙带不了小孩;④街坊邻居说多了,不想催也在催了;⑤孩子结婚,就算了一件大事等等原因。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眼中的“晚婚”“催婚”“逼婚”,实际上晚在关爱、催在牵挂、逼在成长,与年龄的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1987年至2017年,30年间结婚年龄的大头为25至29岁,实际上已经晚于普遍意义上的晚婚年龄。

2021年,多地公布的初婚年龄整体处于28至30岁这个区间,其中最晚的是湖北襄阳,男性35.23岁、女性33.96岁。

而据某婚恋网站数据调研显示:年轻人心中的理想结婚年龄,32.77%为25至27岁;35.98%为27至30岁;8.52为30至33岁。对比来看,大部分年轻人结婚年龄,尚在理想区间内,仅是大趋势上的“晚”,而非个人计划内的“晚”。

而从真正导致“晚婚”的原因来看:①在对个人幸福感的调研中,94.49%的年轻人认为,父母健康、业余生活、目标达成、收入稳定、朋友友谊、事业前景是自己主要的幸福来源,稳定感情仅占3.43%。②据官方调研显示,没有合适的人、没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享受单身生活、生活不稳定、工作压力大、读书时间晚等影响年轻人结婚的主要因素。不依赖婚姻幸福、不适合过早结婚,是年轻人“晚婚”的根源所在。

cript>晚婚晚育是指多大年龄,我国晚婚晚育标准cript>晚婚晚育是指多大年龄,我国晚婚晚育标准

现在很多年轻人,到了适婚年龄,虽然心理上有认识,但主观上、客观上却宁愿“等着”“拖着”“晚着”。一方面,很多人经济独立、追求自我、享受生活,不太期望过早结婚,影响现有生活状态,“晚婚”实际上是一种主观选择。另一方面,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重、心智成长慢、交往圈子小等,也迫使很多年轻人被动选择“晚婚”。不管什么原因,一旦错过了最佳时机,等到了想要结婚、想要安定的时候,如果不能一蹴而就,就会从心理上转入求而不得、选而无果的“晚婚”心态

有网站调研指出,女性最佳结婚年龄为25至30岁。而与此紧密对应的是,26至30岁成为“中国式催婚”的高峰期。另一方面,生育专家指出:在没有生育技术辅助的情况,一般认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5至30周岁,35岁以上生育就被认为是高龄产妇。而在现实生活中,每当一对新人结婚往往会伴随着某一些单身人士被催婚。

这些年龄论、生育论、对比论成为了扣上“晚婚”帽子的大手。专家、数据、朋友、现实口中的“晚”,成为了个人愿意或不愿意都必须面对的事。于是许多人,在各种论断的裹挟下,开始向“晚婚发起挑战,定目标、搞相亲、求脱单等等,越挑战、言论越激烈,越挑战、焦虑越蔓延。

现实来看,过了一段年龄再准备结婚,确实面临着选择对象变少、生育难度加大等问题,但结婚的前提是感情基础,结婚的目标是携手前行,结婚的远景是天长地久,如果脱离了这些婚姻的本质,“早”与“晚”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为了避免“晚婚”而仓促结婚、最终导致离婚,那还不如不结婚。因此,不被现实所迫、不被流言所扰,不在乎早晚,只在乎好坏,这才应该是结婚最应该选择的出发点。

当我们谈论“晚婚”时,既有牵挂关爱、幸福期许,也有自我妥协、焦躁疑虑,更有现实裹挟、道德绑架,如果少一些强加、少一些焦虑、少一些束缚、少一些喧嚣,日子如常、免得打扰,“晚”婚也不晚。

写在最后:晚婚的“晚”既没有法律定义,也没有年龄界定,“晚婚”是个伪命题,“催婚”则是建立在伪命题上的焦虑,“晚不晚”并不重要,“好不好”才是关键。

#90后晚婚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晚婚已成普遍现象##如何解决婚姻中的难题##结婚焦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律法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律法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发布信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陕ICP备17001588号-18
本站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