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要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未来,伯纳德?卢卡斯?费林加(Bernard?Lucas?Feringa)说:“迎接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明未来’。”昨天,这位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做客复旦大学第六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以“造‘小’的艺术:从分子开关到分子马达”为题,分享了他的研究故事,以及对于学术与创新的洞见。
活动现场
当天,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吴信宝出席讲坛并为费林加教授颁发“主讲科学家”纪念证书,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主持讲坛并致辞。活动吸引来自上海市各高校、中学师生及科研人员代表参加。面对一张张年轻听众的面孔,费林加总会怀念起童年时代的农场生活,在他的记忆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对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提出问题。”为什么花朵如此美丽?为什么春天作物生长?一个个问题背后,是幼时的费林加对世界的好奇。在农场的阁楼上,小费林加拥有了一座小小的化学实验室,这是他在化学王国里的第一块自己的领地。在那里,他亲手合成化合物,观察漂亮的晶体,通向科学的冒险之旅就此启程。
怀着对分子研究的热情,费林加进入格罗宁根大学学习。期间,他亲手做出了一个分子。“记得当时我告诉教授我做出了分子,他说,世界上在你之前没有人做出过这个,这个分子是属于你的。”提起这件事,费林加今天依然骄傲,“尽管这个分子并没有什么用处”。
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瓦、弗雷泽?司徒塔特勋爵和费林加,以表彰他们设计和合成了分子发动机。对于获奖,费林加表示:“就像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不是一天到晚想着拿金牌的。这需要努力训练,还有点运气。”
费林加(校方提供)
纳米车
费林加主要研究的“分子机器”,是指由许多不同分子水平部件组装在一起的装置,这些分子部件在外部刺激下,可以像机器一样运动,是一种超分子体系。“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未来?”略作停顿后,费林加伸手向前轻轻一握。“迎接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明未来’。”因为喜欢发明,费林加做过很多有趣的尝试——荷兰以风车著名,他便想着用分子来搭一座风车,“有底柱、风叶和轴,通过光的驱动,能像真正的风车一样转起来。”通过观察月亮与地球的运动关系,费林加和学生还一起设计了一个颇具浪漫色彩的分子机器,在旋转时就像是月亮绕地球。
费林加合成的分子马达,则是将宏观意义上的发动机在微观层面进行复现,是分子机器的关键组成部件之一。“一旦在分子层面控制了运动,就为控制其他各种形式的运动提供了可能。这一研究成果为未来新材料的研发开启了广阔前景。”费林加研制的第一个分子马达,一小时只能转一圈,“可不能把这个马达安在车上,太慢了”,而最新的分子马达一秒钟可以旋转1000万圈。
通过耦合分子马达,费林加团队还研制出四轮“分子车”。在这辆大小仅有2纳米微型的车上,分子马达的旋转的力转化成为平移的力,世界上最小的车就这样开动了。为了造出这辆微型纳米车,费林加和4个学生花了足足8年时间。一开始他们造出来的四轮纳米车,所有轮子往一个方向旋转,车子只能原地打转不能前进。团队花了3年纠正错误。但费林加不怕犯错,也建议大家千万不要害怕犯错。“科学研究中,所有的门路都要自己摸索,到底哪里走得通一开始谁都不知道,所以你必须允许犯错,并会从错误中学到知识。”
费林加畅想,现在,分子马达和分子车已经可以做出旋转、平移、推动这样精彩的运动,50年后,它们或许会迎来实质性应用,那时将做得更多、更好。比如在医疗领域,分子机器可以进入人体精准靶向递送药物,为癌症治疗提供助力;在材料领域,分子机器可以制造能够进行自清洁和自修复的材料;在计算机领域,分子机器可以成为信息的存储单元……
“怎样创造未来、解决人类现有困境?分子纳米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路径,其他科学也有自己的路径,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将智慧和努力结合起来。”在当天演讲快结束时,费林加对于到场的青年学子们给予了最热情的鼓励:“科学的旅程是一场冒险,对于年轻人来说,保持好奇、勇于探索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