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众发达经济体的央行或将先于美联储开始行动。
其中,加拿大央行预计将率先于本周三降息,欧洲央行本周四将大概率降息,丹麦央行也料将紧随欧央行宣布降息。在亚太地区,韩国通胀持续降温,也为其今年稍晚开启降息铺平道路。而澳大利亚联储甚至被认为今年稍晚可能会再度加息。
经济数据持续喜忧参半的背景下,美联储降息前景则仍扑朔迷离。全球发达经济体迎来货币政策分化日益显著时期。
欧央行缘何“抢跑”降息
在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央行先于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后,本周四,欧洲央行大概率也将加入降息队伍,预计宣布降息25个基点。从利率掉期市场的定价看,市场交易员目前预计欧洲央行本周降息的概率已高达97%,几乎达到完全计价。包括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内的欧央行高官们最近频频“吹风”。他们传递的信息是,欧洲央行可以选择与美联储分道扬镳,即使这样做有可能导致欧元走弱,从而令欧洲通胀前景出现反复。
在4月的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就已表露出了对通胀有望达到目标的信心,并为在6月会议上的降息打开了大门。意大利央行行长帕内塔(Fabio Panetta)在上周五的最新讲话中表示,削减借贷成本确实会给物价带来汇率风险,但补充称,美国的紧缩政策也会损害全球需求,从而帮助抑制欧元区的通胀。
高盛分析师怕撒拉尼(Cosimo Codacci-Pisanelli)分析称,回顾过去9次降息周期,8次由美联储主导,欧洲央行通常会选择跟随美联储的脚步,因为抢先降息可能会削弱本国货币,推高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使得通胀出现反弹风险。但此次欧洲的情况有所不同,长期高利率使得各国经济前景更为疲软,欧洲各国有理由相信通胀已经得到控制,如果他们继续选择等待美联储,或许会使经济增速进一步承压。
由于降息几乎已板上钉钉,市场人士更关注欧央行本周对于下半年利率前景的表态,即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声明和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前瞻指引意见。欧盟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5月通胀率有所反弹。这或将提升欧央行在首次降息后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有业内人士表示,就目前而言,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可能仍会强调其依赖数据的固有立场,将等待即将发布的经济数据提供更多线索,并观望美联储何时可能首次降息。市场目前押注,6月首次降息后,欧央行年内可能还会再降息一次。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斯捷潘内克(Andrzej Szczepaniak)称,欧洲央行本周将淡化5月通胀反弹的影响,强调这是由一些一次性因素推动的。但在进一步降息方面,欧盟将采取“谨慎和渐进的方式。”荷兰银行的首席投资官布切尔(Christophe Boucher)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随着大西洋两岸的经济增长开始趋于平衡,欧洲央行后续利率路径将向美联储靠拢。也就是说,欧洲央行很有可能在6月初的会议上降息,但鉴于欧元区经济活动更为活跃,它可能更愿意在7月保持利率不变。债券巨头品浩(Pimco)的投资组合经理维特(Konstantin Veit)仍预计欧洲央行将在9月和12月再降息两次,但坦言“风险倾向于减少降息,主要是由于欧洲服务业通胀居高不下、劳动力市场弹性强、金融环境宽松,以及欧央行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虑” 。
欧央行面临的风险是,如果欧元区通胀率继续远离2%的目标位,而美联储和英国央行等比目前预期得更久才开始降息,那么本周欧洲央行的“抢跑”就可能被认为是一个错误决策。
美联储降息预期一波三折
一边是欧央行下定决心降息,另一边是美联储降息前景扑朔迷离。仅在过去短短一个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就已经经历了升温再降温,再重新升温的一波三折。
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显示,交易商目前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已超过60%,较上周出现了明显回升。美债周一也随之全面反弹。截至纽约尾盘,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1.8个基点报4.391%,跌至两周低点。美元周一则跌至三周低点。
这背后的推手是近期美国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开始出现疲软。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一的报告显示,5月美国ISM制造业指数超预期下降至48.5,为19个月来第18次萎缩。新商品订单指数创下近两年来的最大降幅,同时衡量投入通胀的指标——制造业物价支付指数也从2022年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回落。金融机构FHN Financial的宏观策略师卡帕诺利(Will Compernolle)称:“这(制造业数据)是又一项显示悲观情绪和经济活动疲软的调查。该数据出炉前,我们上周还已看到个人支出放缓,以及一系列其他数据显示经济活动出现疲软迹象。”
上周五,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一大批数据,最受关注的是美联储最看重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PCE)指数。数据显示,4月PCE指数同比增长2.7%,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增幅与此前一个月持平。但一同公布的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显示,4月收入支出环比增长0.3%,升幅低于3月的0.5%;个人支出仅增长0.2%,不及预期,较3月0.7%的增速大幅放缓。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均下降0.1%。这些数据显示,长时间高通胀的累积影响似乎终于开始波及美国消费者。
上周四,美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折合年率也被下修至1.3%,低于初值1.6%,主要是因为消费预估数据降低,再次表明消费者信心低迷。凯投宏观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预计,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或仅为1.2%,较几周前预计的2.7%腰斩。
本周,最受关注的经济数据将是周五的5月非农就业数据。6月12日公布的美国5月CPI报告将是下一个主要焦点。本周的其他重要数据还包括周二的4月职位空缺和劳动力流动调查(JOLTS)报告,以及周三的5月“小非农”ADP数据。本周的非农就业数据距离美联储6月12日的利率决议不到一周,投资者因而将密切关注,以确定4月该数据的放缓是否只是暂时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受访经济学家预计,5月非农就业人数将增加18万人,与4月增加17.5万人基本一致。此前,美国3月非农就业数据录得23.2万人的增加。
富国银行经济学家布瑞森(Jay Bryson)表示,美国年初强劲的就业增长和通胀意外上升导致美联储“将降息计划至少推迟到今年下半年”,但从现在开始,劳动力市场预计将持续降温。“就业增长在第二季度开始回落,未来几个月的就业增长速度将更接近4月的速度。”他称。
发达经济体步入政策分化显著期
放眼全球其他发达经济体,加拿大央行预计将在本周三宣布降息,丹麦央行同样很可能在欧洲央行决议结果公布后数小时,采取降息决策。捷克、匈牙利、瑞典和瑞士等欧洲国家央行更是在今年稍早就已降息。
在亚洲,韩国最新的通胀数据也超预期降温,为韩国央行降息创造了更多条件。韩国统计局4日公布,韩国5月CPI同比上涨2.7%,涨幅低于4月的2.9%和市场预期的2.8%。剔除能源和食品的物价同比上涨2.2%,也连续第三个月放缓。韩国央行预计,尽管在出口回升的推动下经济增长有所加快,但到今年年底,韩国通胀将继续向2%的目标下滑。该行曾表示,如果物价将如预期般降温,可能会考虑放松政策。
NH Investment Securities分析师康松元(音译,Kang Seung Won)称:“最新数据为降息创造了更多条件,韩国央行可能很快就会加入其他央行的行列,开始释放宽松政策的信号。”他预计韩国央行将在8月降息。
一边是这些已经降息或即将降息的央行,另一边,则是可能重新面临加息前景的经济体。虽然整体经济放缓、失业率上升、消费者支出疲软,但如果国内通胀未能放缓,澳大利亚联储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在今年稍晚恢复加息。澳大利亚联储在此前的5月会议上恢复了加息讨论,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澳大利亚联储副主席霍森(Andrew Hauser)在近期接受采访时强调,冷却价格压力是该行的“首要挑战”,目标是将通胀控制在2%~3%。目前,澳大利亚的利率为4.35%,低于其他国家。而上周公布的澳大利亚4月CPI数据增速却超预期加快至3.6%。隔夜指数掉期定价显示,市场预期澳大利亚联储在8月6日会议上加息的概率为五分之一,在此期间,二季通胀数据将于7月31日公布。
加拿大皇家银行的澳大利亚首席经济学家苏林勇(音译,Su-Lin Ong)称:“澳大利亚联储对通胀数据出现意外上行几乎没有容忍度。如果第二季度的数据证实此前的反通胀趋势已经停滞,澳大利亚联储可能不得不被迫再次加息。”GSFM驻悉尼投资策略师米勒(Stephen Miller)也表示,如果二季度核心通胀再次超预期,澳大利亚联储“很可能会加息。那些前不久还预计该行将于年内降息的人,可能还要等上一段时间。”荷兰国际集团(ING)已基于最新通胀报告将澳大利亚联储首次降息预测时点推迟至2025年。
无论如何,全球发达经济体之间已经迎来了货币政策分化时期,且分化越来越显著。其中,美欧分化最受市场关注,因为这会令美联储和欧央行的政策差异进一步放大。在此前的加息周期,欧央行比美联储更晚行动,最终加息幅度也少于美联储的525个基点。
对于这种分化将如何影响全球市场,安联集团的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里安(Mohamed El-Erian)上周末撰文表示,最终将取决于这种美欧政策分化的潜在范围和程度。埃里安认为,如若分化幅度过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使欧元比较严重地走弱,欧元大幅贬值可能带来的竞争优势将无法弥补输入性通胀上升导致的成本。在美国大选之年,还可能推升美国的保护主义倾向,而这种倾向已有升温之势。两相结合,可能造成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的风险,这种不稳定又会反过来放大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不过,他同时判断,美欧利差短期内不会扩大至超过50~100个基点。而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分化能否弥合,多快弥合,几乎全取决于美联储。
“历史上,除了在严重的全球危机时期,美联储一直热衷于强调货币政策决定只取决于美国国内情况。因而,我们不应仅仅因为可能导致的美欧利率政策分化及影响,就期望美联储改变政策决议。但目前对欧洲有利的是,美联储也已认识到,过度依赖数据和严格遵守2%的通胀目标,可能会不必要地增加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这种硬着陆,本已苦苦挣扎的美国贫困家庭和小企业将受到最沉重的打击,受影响的时间也将尤为持久。”他称,“最终美联储作出调整是我们可以期待、但不能指望的事情。可以预期的则是,欧洲央行将在今年年底前就看到美欧利率分化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