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以欺诈方式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公司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2023-01-03 15680
核心提示: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实践中,员工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员工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故意引诱企业做出错误的签订劳动合同的决定;2、欺诈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是隐瞒真相,也可以是捏造事实;3、因为受到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实践中,员工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员工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故意引诱企业做出错误的签订劳动合同的决定;

2、欺诈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是隐瞒真相,也可以是捏造事实;

3、因为受到欺诈而陷于错误认识;

4、企业基于自己的错误认识而违背内心真实的意思表示。

如果,员工隐瞒的涉及就业歧视的信息,或者与签订劳动合同无关的信息,或者企业招聘条件无关的信息,通常不会被认定为欺诈容易构成欺诈的情形包括,捏造、伪造工作履历经验,学历、职业资格造假等,如果企业没有把这些信息作为应聘、订立劳动合同的必备条件,亦无法构成欺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48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标签: 合同纠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律法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律法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发布信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陕ICP备17001588号-18
本站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