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犯如果是没有造成任何损害那么通常在量刑时会免除中止犯的处罚,但如果是中止犯造成的损害那么刑事责任的承担也是会对其减轻的,因为中止犯和未遂犯是有本质区别的,中止犯是主观目的就不想再犯罪,所以停下了。
一、中止犯刑事责任怎么承担?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1)我国《刑法》对中止犯的处罚原则是“应当“即必须免除或者减轻处罚,而且对于中止犯处理时要先考虑损害结果。既不能与既遂犯同样处理,也不能比照既逐犯从轻处理。
(2)对于中止犯的处罚,应同时引用《刑法》有关具体的条文,在罪名上应对中止形态有所体现。
(3)对中止犯的从宽处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掌握。
(4)中止者所欲实施或刚着手实施的犯罪危害较轻,符合《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的,应依法不认为是犯罪。
二、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有哪些细分?
(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虽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为中止犯认定,只能在量刑时酌轻。不过有一种情况,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断自己先前行为与犯罪的联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来发生危害结果,仍然可以认定为中止。
(二)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认定为未遂的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行犯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对其应按照犯罪预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要中止犯罪,对教唆犯来讲,必须阻止实行犯实施犯罪,使实行犯打消犯罪的念头,才构成中止,而帮助犯应采取有效措施,抵消自己的帮助行为对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三)中止犯如果向有关机关报告,司法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应认定为中止。
因此如果是在一个刑事犯罪中,犯罪人自己在犯罪的途中或者一开始就停下了犯罪,并且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害那么在判刑时,通常是会直接免除中止犯的处罚,但如果是因为该中止犯犯罪已经造成了损害,在途中才停止的那么也是可以对该中止犯减轻处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