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式。主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发布的规章、命令、指示等,也是经济法的渊源之一。此外,政策、习惯也可以作为经济法的渊源。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经济法的渊源这个知识点。
(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是经济法的主要渊源,经济法律包括:《证券法》、《公司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等等,一般都是《××法》。
(三)法规
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其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执行法律规定及履行宪法规定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一般都是《××条例》。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一般都是《××地方××条例》。
(四)规章
规章是法律、行政法规的补充,对正确适用和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具有重要意义。
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章。部门规章如:财政部制定的《财政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等等;一般都是《××办法》。
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章。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等等。一般都是《××地方××办法》。
效力排序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以下内容不太重要,可大致了解即可
(五)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依法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六)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解释。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届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等。
(七)国际条约、协定
国际条约、协定是指我国作为国际法主体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双边或多边协定及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国际条约、协定在我国生效后,对我国国家机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也是经济法的渊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