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杨琴
排版 | 小荆
导语大家都知道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处罚,大家所熟知的,可能会做坐牢,那么什么样的行为会构成刑事犯罪?
我国刑法规定了上百种犯罪,具体涉及危害国家安全、人身、财产、社会管理秩序等方面,所以在认定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首先要确定《刑法》中是否有做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其次,要认定是否满足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分四类:
(一)犯罪客体要件,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三)犯罪的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
(四)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我们以拐骗儿童罪来解读,拐骗儿童罪,是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1)客体要件:拐骗儿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2)客观要件:拐骗儿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儿童脱离自己的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3)主体要件:拐骗儿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拐骗儿童罪。单位不能构成拐骗儿童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拐骗儿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大多是为了将拐骗的儿童收养为自己的子女;也不排除有的是为了供其使唤、奴役;也有的是因为非常喜欢儿童而实施拐骗的。
可以看出,在认定某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条件是较为苛刻的,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次,要同时满足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当然,一旦构成犯罪后,就要被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