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转瞬即逝,一波寒潮扫过,“金九银十”余额已然不多。求职季本应热火朝天,但在互联网上,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寒潮般的凉意,甚至连往年最不愁找工作的计算机都直呼“炸了”,相关话题还登上了知乎科技版块日榜第一位。
图源:网络
比这些尚未毕业的23届同学更着急的,是那些已经毕业数月却仍旧空窗的22届毕业生。在微博上,我们甚至能看到“2023届会计硕士毕业卖烤肠”的评论。
图源:网络
不管是23届“秋招冷”还是22届“家里蹲”,每个话题都能激起无数共鸣,其中也不乏来自硕博毕业生的声音。一片紧张的求职氛围中,“高校行政岗”又再次被各位高学历求职者从求职规划的角落里翻了出来。
“进高校,做行政”在很多人眼中是稳定安逸的代名词。虽然近年来,许多高校已开始对行政人员实行聘用制,入编的难度日渐增高,一些“编内编外同工不同酬”的声音也开始出现。但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高校行政岗在就业市场中依然火爆。门槛相对“低”,工作相对“稳”,待遇相对“好”,这是许多求职者为高校行政岗打上的标签。
前两点暂且不论,这个岗位的待遇真的有传闻中的那么好吗?
或许,一些从业者的声音能帮助我们了解真相——
都是行政岗,收入差距竟有好几倍!
虽说都是高校行政人员,但所在地区、学校层次乃至所在部门的差异,都会影响到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如果抛开这些因素,只进行笼统排序或者简单平均的话,参考意义不大。为此,笔者按照所在地区,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类汇总:
北京
知乎网友:教育部直属211高校,工资税前1万多一点,每年年终绩效大概2万多一点,没有北京户口没有宿舍。知乎网友:某211高校行政岗,算上年终、房补全部,一年到手12万左右,有北京户口。知乎网友:帝都某高校行政岗,合同制,非编。到手6.5k,餐补、加班另算,有节假日福利。薪资加奖金一年到手15w+,公积金再有3-4w。
上海
知乎网友:上海某985二级学院行政岗,薪资1w,第一年13-15W,每年能涨10%。微信网友:上海某985高校教辅,无编制。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月度补贴,到手税后6000,年终奖3.5万。知乎网友:沪某双非院校做行政,无事业编,工资到手7k,但交金社保都是最低。微博网友:今年应届毕业考进某沪985行政岗,有编制,每个月扣除房租到手6k左右,年底绩效奖金未知。
东南沿海
知乎网友:包邮区某211高校行政人员一名,现在月到手7100,公积金1740,年终奖大概3w+,其他啥都没。知乎网友:广州某985,行政副处级别全年到手30+。其中包含每月公积金4000和房补3000,年终绩效8万左右。微信网友:江苏苏北省属公办大专,行政中级职称,每月工资加绩效到手0.85w,增发绩效不到4w,年终不到3.6w,不算公积金等五险一金;公积金两边加起来2200;科研奖励另算。微信网友:温州,大专行政在编,税后13,公积金3500双边。
中部
知乎网友:中部某省唯一211行政岗,无编,无公积金,月到手2800+;兼职辅导员后,每月到手5000元左右。知乎网友:中部某985,工资+绩效+房补=8300/月,公积金3400/月,年底绩效80000,平时加班补贴和各种补贴大概10000,算上公积金的话总计23W/年。知乎网友:中部省份省属头部高校某权利部门科员,正式编制。每个月到手工资大约4000左右,住房公积金每月500多,年终会发全年绩效工资2.5万。算上加班工资、工会小福利,全面到手差不多11-12万,还能拿课题报帐等。知乎网友:中部省会城市大专行政岗,有编,每月到手大概5500,公积金双边约2000,年底约1万的绩效,次年3-4月发一波大概5~6万,每年住房补贴约7-8k,子女有医疗救助,还有其他一些补贴,加上公积金年到手约16万。微信网友:河南某省属四非高校,行政岗4000多。微信网友:湖南985高校行政,每个月扣掉各种乱七八糟的到手9000左右,公积金双边3200,入职未满一年年终绩效还不太清楚。微信网友:湖北二本,行政,一年到手11w,公积金双边2500元。微信网友:太原一本行政5000,公积金700。
西部
知乎网友:西部某211,机关部门科员,每月到手工资+住房补贴8k,公积金2k,年终3w左右,其他节日福利若干。微信网友:陕西+省属一本+行政岗+到手5100,公积金1200+年底绩效16000+取暖费/消暑费3000。
地区不明
知乎网友:Top3学校直签学院办公室行政岗,税前15w-20w(包含年终奖),含加班费。知乎网友:某一线城市规模较小高校行政岗,无编,入职两年,目前年收入不到20,每月应发1w,到手不到8k,年终奖有5w+。知乎网友:某一线城市985高校的二级院单位行政岗,没有编制,每个月到手5000,年底有奖金,无住房补贴。知乎网友:新一线城市非211高校行政,校聘合同制(人事代理),月到手工资7200,双边公积金1800,提供校内单身公寓一个月房租200,餐补一天18¥。一年全包在14W左右(含公积金)。微信网友:三四线小城市省属高校行政人员,刚转正现在到手一个月6k,公积金2k,加上各种其他绩效啥的一年10w左右。
▲ 注:以上数据搜集于网络渠道,统计时间为2019年至今
寥寥20余条数据,难以描绘全国各地各层次高校行政人员的真实收入水平与收入差距,但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依然能总结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结论。
众所周知,我国39所985高校均为中央部属高校,其经费预算额度与省属高校不可同日而语。在此次搜集的数据中,排在年收入前几名的皆是985高校行政岗从业者,其年收入皆在20W以上。另一方面,高校所在地区与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之间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关联性。江浙沪粤高校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有着显著的收入优势。出人意料的是,其中两位来自江苏、浙江两省公办大专的行政人员,也有着18~20W的年薪水平,力压一众211高校同行,在本地区内也位居前列。同样的情况,在其它地区也有出现。中部某省会大专在编行政人员16W的年薪水平,在同地区内仅次于985高校。经笔者了解,公办高职或大专院校在编教职工的收入主要由工资、绩效和奖励性收入三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工资由地区统一标准决定;而绩效则与学校财政挂钩,学校财政越好,绩效标准就越高(有上限且需上级单位审核),再考虑到奖励性收入的影响,大专行政岗实现待遇反超的原因或许就在其中。至于说,编制对于收入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仅从以上较为有限的数据中,难以发现明显的差距,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除了死工资,其实还有这些“钱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其中教育行业略高于平均值,达到111392元,并较去年上涨4.6%,而上文数据所展现出的收入情况基本超过了这一水平。不管内陆沿海、有编无编、层次高低,这些高校行政岗每年到手的薪酬总额大都在水准之上。
图源:南京工会
数字看上去也许还称得上令人满意,但“伤害”却往往来源于对比。同样的研究生学历,同时参加工作,就职于同一院校,行政岗的薪资水平往往就要比教学科研岗低上一些。再算上课时补助和科研经费,教学科研人员在收入上就把行政人员甩到了身后。也因此,办公室里经常能见到有行政同事努力奋斗去教学岗位,却没见过教学岗位的教师主动要求做行政工作。不过对于高校行政工作人员来说,每个月的工资以及年终绩效这两项明面上的收入不过是冰山一角,两者之外的收入也十分重要。高校行政岗涉及的部门多种多样,既有人人耳熟能详的教务处、学工处、科研处等,也有图书馆、档案室、文印室这样“存在感”不强的部门。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各不一致,自然也就对应着不同的加班费及各类补贴水平。时间一长,收入上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此前,我们还介绍过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和“双线晋升”,其实在高校行政岗中,也存在着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现象。参与科研项目后,有了项目经费的充实,收入水平自然就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这份科研履历能够为日后发展提供不小的助力。除此之外,高校工作人员所能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也是高学历人才争相“入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前新浪教育联合发起的大学教师满意度评价中,71%的受访者都认为满意的薪酬及福利是高校工作吸引力最重要因素。而在同等薪资待遇下,住房补贴/教师宿舍或购房优惠、子女入园入学机会以及帮助解决落户等福利成为了重要的加分项。这些教职工福利,高校行政人员自然也有机会享受。取暖费、消暑费、餐补……这些上文中已经出现过的福利加起来,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更不要说安家费、购房补贴等大额补助。再加上花销远低于市面乃至免费使用的食堂、医院、图书馆、体育场、健身房等,以及未来子女所能享受到的优质教育资源。此消彼长之下,经济压力就不知不觉地降低了。
行政人员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学校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他们的支撑。虽然近年来,各高校都在逐步取消事业编制,推进合同聘用制,但也有许多高校为行政人员提供了通过考核转入长聘制或事业编的机会。虽说收入水平可能不如同级别的教学科研岗,但与社会上的其它同类岗位相较仍有着相当的竞争力。在就业市场遇冷的当下,求职暂时受挫的硕博朋友们不妨了解、考虑一下这个“返校”的机会。
本文素材来源于教育部网站、中国网、科学网、中人社传媒、南京工会、知乎、豆瓣、微博等网络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