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发布重磅新规,5月1日起执行,这几类退休人员要注意了!
养老金是大部分退休人员唯一的经济来源,养老金的多少直接决定了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的好坏。所以,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当前老龄化逐步加剧,退休人员数量在急剧增加,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越来越多,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可想而知。那么,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避免通过不正当手段,违规领取社保待遇的行为发生,就成为了目前的重中之重了。
近日,人社部发布重磅新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2023年5月1日开始执行。
其实,在2023年人社部就已经发布了《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并在当年3月18日开始执行。与本次发布的《办法》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差别是,前者属于行政监督,后者属于举报监督。
也就是说,从51月1日开始,全社会的人员,都可以加入到社保基金的监督中来,覆盖面更加大了。几乎是让违规使用社保基金的行为无所遁形了。那么,有以下几种行为的退休人员要注意了,你可能已经触碰了社保的“红线”。
所谓失去养老金享受资格,主要包括退休人员死亡、失踪超过半年和触犯法律被判刑等几类。这些情况下,是需要停发养老金的。这就是为什么退休人员们每年都需要完成一次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而有些退休人员或者家属,在退休人员已经丧失养老金享受资格后,却抱有侥幸心理,故意隐瞒不报,继续冒领养老金。这种做法其实就已经造成了社保基金的流失。在这个大数据日新月异的时代,早晚是会被发现的。到时候不仅违规领到手的养老金必定要被追回,还有可能被判刑。
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有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种。由于很多参保人开始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深。可能会既参与了职工养老保险的缴纳,同时又缴纳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所以在退休后,就同时领取了两份养老金。但是《社保法》明确规定,每一个个体只能领取一份养老金,也就是说重复领取是违法行为。因为两种保险的系统不一致,可能在初期没有被发现,但随着监督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被查实是早晚的事,到时候就很麻烦了。
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就可以退休并按月领取养老金了。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女干部和女灵活就业人员55岁,女工人是50岁。而有些参保人在缴费满15年后,却未能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
于是,就有人利用违法手段,篡改档案和伪造身份信息,达到提前退休领取养老金的目的。这种行为也属于违规领取社保待遇。可能社保机构没有发现,但在新规实施后,可能身边的人就会举报监督,到时候领到的养老金要如数奉还,还要面临刑事责任。
现在我们仍然还能听到挂靠单位参保的说法,其实这种做法就属于虚假参保。有些参保人员想投机取巧,在与挂靠单位没有实际劳动关系的情况下,通过伪造虚假劳动合同等参保资料,获取参保资格,从而获得某个方面的社保待遇,违规套取国家社保基金。
另外,对于职工养老保险来说,现在基本上是不允许一次性补缴了。但是有些人员,之前不积极参加缴费。在临近退休了,想要领取养老金,就剑走偏锋,伙同社保工作人员,利用系统漏洞或者其他违法手段,违规补缴养老保险。这种行为也是法律不允许的。
养老金是广大退休人员赖以生存的养老保障,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是每一位养老金领取者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人社部也将从5月份开始实施新规,不断完善社保制度,强化监管,每个人都可以行使自己的监督举报权利。同时,各地人社部门也在纷纷行动,对于违规领取养老金的行为进行处理。大家在享受待遇的同时,也应该避免触犯以上社保“红线”,否则不仅领到的钱要被如数追回,而且还会面临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