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多家餐馆因招牌、菜品上含有“青花椒”三个字而被告上法庭。原告均是此前注册“青花椒”品牌的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看似荒唐的事件,背后指向一个问题:农产品品牌建设等领域的短板。
现状:
四川是花椒第一大省,但大区域性品牌建设仍是短板
不少花椒种植和加工企业坦言,四川的花椒品牌目前多数停留在以产出为主导的县(市、区)级层面。如“汉源花椒”、“平昌青花椒”“茂县花椒”等。
但放眼省外产区,多数已步入“区域公共品牌+企业自有品牌”之路。即,政府注册区域公共品牌并指定品牌使用办法和产品标准。企业的产品只要合格,即可无偿使用公共品牌。
“等于是人家的企业有双重保护,一层是公共品牌,保护的是大区域、大产地;一层是企业自己,保护的是自家产品。”一位不愿具名的青花椒销售商坦言,本次陷入“侵权”风波的企业,绝大部分是四川企业,原因正在于此,“其他产区它(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根本不敢‘碰瓷’,因为人家品牌注册的比它早,而且是以政府推动的公用品牌形式存在的。”
呼吁:
除了维护企业正常权益,还要想办法给更多“川字号”农产品“上户口”
律师说法
以将农产品种类名称注册成商标并采取“游击战”和“袭扰战”方式(反复起诉与撤诉,让被告方疲于应付)以试图逼迫其他企业就范(逼迫企业和解并赔偿),已涉嫌违反多项法规。
不过,根据此前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规定,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权益不应属于企业、集团和个人所有。“而且,我省的大部分涉农企业规模都不算大,也无法去管理这个区域公共品牌。”因此,业内人士呼吁,产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快品牌注册、设立并强化管理,既能引领“川字号”做大做强,也能维护企业和农户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