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起算日如何确定?

   2023-09-24 https://www.dalvwang.com/爱发布730
核心提示: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后,应该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再通过相关机构进行调解仲裁。按照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也

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后,应该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再通过相关机构进行调解仲裁。按照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也就是说发生劳动纠纷后,当事人在一年之内提出劳动仲裁是有效的。那么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起算日如何确定?小编结合劳动法相关知识给大家介绍下。

一、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起算日如何确定?

仲裁时效的计算。根据本条规定,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遭到了侵害,这是其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权利的基础。从这一时间点开始计算仲裁时效期间,符合仲裁时效是权利人请求仲裁机构保护权利的法定期间的本意。知道权利遭受了侵害,指权利人主观上已了解自己权利被侵害事实的发生;应当知道权利遭受了侵害,指权利人尽管主观上不了解其权利已被侵害的事实,但根据他所处的环境,有理由认为他已了解已被侵害的事实,他对侵害的不知情,出于对自己的权利未尽到必要的注意或将其作为推延仲裁时效期间起算点的借口的情况。

仲裁时效的起算,以权利人的权利客观上受到了侵害、且主观上已知晓权利被侵害的事实为构成要件。权利人主观上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而事实上其权利并未受到侵害的,不能使仲裁时效期间开始计算。

二、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多久?

仲裁时效为一年。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民法通则规定的一般民事权利时效为两年,特殊的民事权利诉讼时效为一年。劳动法的这一时效规定区别于民事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间,这是基于劳动争议案件的特殊性而作出的规定,旨在尽快地解决劳动争议。

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有些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很复杂,劳动者难以在六十日内申请仲裁,往往因为超过了仲裁时效而得不到法律保护。因此,在立法过程中,有许多意见认为劳动法中规定的六十日的时效期间过短,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法参照了民法通则关于特殊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的规定,延长了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将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规定为一年。

由此可见,当事人在劳动仲裁时效上面,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起算日进行准确的把握非常关键。按照规定,当事人的劳动权益受到伤害,并且本人知道伤害之日起,是劳动仲裁的计算日,自该日起一年内都是有效的仲裁时效。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导致时效中止的,在恢复后时效应该重新计算。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律法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律法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发布信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陕ICP备17001588号-18
本站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