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品中使用“化名”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2023-09-25 https://www.dalvwang.com/爱发布760
核心提示:在作品中使用“化名”是否构成名誉侵权,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新闻与社会的概念及含义;二、文学作品的概念及含义;三、何谓

在作品中使用“化名”是否构成名誉侵权,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新闻与社会的概念及含义;

二、文学作品的概念及含义;

三、何谓“化名”?

对此,笔者试作如下分析: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新闻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的消息。第二是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根据这一解释,新闻是指消息或者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其内容则应当具有真实性,即不能是虚构的。而社会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共有五种;二是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

所谓文学作品则是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然后再经过艺术加工、提练,创作而成,通过文字反映某一主题的表现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虚构(当然报告文学作品除外)。

对于什么是化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其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为了使人不知道真实姓名而用别的名字。第二是指为了使人不知道真实姓名而用的假名字。概括并举个例子说,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确有李某某其人。但是,(李某某本人或者他人)出于某种原因,为了不让别人知道李某某的真实姓名,(李某某本人或者他人)而使用了假名字或者别的名字而已。

另外,某一作品只有在描写真实事件并且需要隐去当事人的真实姓名时,才会在作品中特别加注“文中人物均系化名”这一类的注释。事实上,很多报刊杂志等媒体报道或者描写某些涉及相关当事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真实事件时,在作品中对这些人的姓名通常使用化名来进行表述的现象更是普遍。

如果文章如属虚构,则不需要再在文中注明“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而从证据法的角度来看,这也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很显然,在此情况下,完全可以根据经验法则进行司法认知,即认定该文中的“化名”人物事实上确有其人,该文中的“故事”也确有其事。在此,笔者可以举例说明。例如,某一长篇小说是虚构的,那么该小说的作者根本不可能再特别注明“文中人物系化名”。因为,“化名”的内在含义即就是说确有其人,只不过是用了别的名字或者假名字而已。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律法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律法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发布信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陕ICP备17001588号-18
本站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本站将立刻删除